用於末期腎衰竭病患洗腎方式有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兩種,其中血液透析占大部分洗腎病患。一般用於血液透析的管路可分為三類一、插入式洗腎導管,二、自體動靜脈廔管。三、PTFE 材質的人工動靜脈廔管。洗腎患者必需藉此透析的管路,重複洗腎以維持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因此血管透析通路(動靜脈廔管)可說是長期洗腎患者的第二生命線。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各式血液透析管路的型態、特性、及常見的併發症及處理方法,以期能夠有效的維持血液透析管路功能。
前言
  血液透析是末期腎臟衰竭(俗稱尿毒症)患者維持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的必要生活方式。根據健保局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從九十六年的五六○九○人,成長到九十七年的五八七二六人,逐年增加。據統計,台灣洗腎病患的1年存活率平均在70%以上,2年的存活率平均在65%左右,3年的存活率則平均在60%左右,與美國相較,除了第1年的平均存活率稍差一點之外,台灣洗腎病患第2年及第3年的平均存活率都較美國好。這有賴妥善的國民保險及純熟的醫護團隊細心照顧洗腎患者。
內文
一般用於血液透析的患的管路可分為三類

一、插入式靜脈導管。

二、自體動靜脈廔管( 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

三、PTFE 材質的人工動靜脈廔管( synthetic Graft)。

文章標籤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