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周邊靜脈疾病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癌末期的張小姐多麼希望能用生命中僅剩的6個月,帶著寶貝女兒和先生一起旅遊,為彼此留下人生最後的完美回憶,但卻因化療的副作用─深部靜脈栓塞,導致下肢水腫,連下床活動都會造成腫脹與疼痛,更別說是旅遊了。張小姐原本以為這一切不過只是妄想罷了,沒想到「物理性血栓抽吸術」卻改變了一切,在接受治療後,一周內水腫已消退,雙腳能活動自如,也如願用她僅存的生命,完成最後的心願。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秋陽表示,深部靜脈栓塞的患者,目前治療多數是給予病患肝素、抗凝血劑、血栓溶解&hellip等全身性投藥治療,須至少數星期以上才開始改善,不但效果有限,還有引發其他部位出血的危險;而使用傳統清血栓手術雖然可清除血栓,很容易造成肢體再循環症候群,及血栓清除不完全,再復發而導致肺動脈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發生,重者會有生命危險。和藥物與傳統血栓手術兩者相比,針對新形成的血栓治療,「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為一種積極、安全且更有效率的治療方式,傷口小,術後立即有顯著改善;李秋陽指出,物理性血栓抽吸術是採用白努力定律,以高壓高速水流在導管內產生強大吸力,將血栓同時打散一併吸入導管內後排除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血栓不會流散至更遠處,對病患也不會造成其他傷害。此外,針對頑固型血栓,「物理性血栓抽吸導管」還可以在血栓處直接注入血栓溶解劑,以增加血栓排除的效率,大幅降低血栓症候群的發生。對上述患者來說,為較理想、合適的治療選擇。
深部靜脈栓塞是指血栓在深部靜脈形成,阻塞血液回流到心臟,導致血管發炎及肢體腫脹、疼痛、潰爛等症狀,較常發生於下肢。造成靜脈栓塞的主要原因包括癌症化療、臥床過久、惡性腫瘤、外傷、血液疾病、口服避孕藥等。
深部靜脈栓塞雖然不像動脈栓塞,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若拖延未治療,栓塞部位的功能性障礙與併發症會隨著時間愈久而愈嚴重,甚至截肢。另外,一旦血栓隨著血流跑到肺部,堵住肺部血管,即引起肺栓塞,出現胸痛、喘,甚至猝死。李秋陽提醒,患者若發現腫脹、疼痛時,應儘快就醫,找出疾病原因,選擇適當且安全的治療方式,才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文章標籤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70歲老翁,腎疾開刀後出現近心端深部靜脈栓塞,血栓漫延至下腔靜脈,下肢腫脹、肢體顏色發酣,稱為藍腳急症;若不立刻有效治療,約一半機會有生命危險。但患者不久前經歷大手術,仍在復原中,若使用高劑量血栓溶解劑治療,可能造成出血併發症,反而病況加劇。經醫師建議以「物理性血栓抽吸術」清除栓塞處,至今半年,血管暢通,沒有併發血栓症候群。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秋陽表示,靜脈栓塞是因為靜脈血流凝滯、血質黏稠,或因血管受傷發炎,導致血栓形成。臨床表現,血管發炎、肢體腫脹、疼痛、發紅等症狀。常見於搭飛機頻繁的族群,故俗稱經濟艙症候群,也時而發生於大手術後臥床過久,股、膝或脊椎關節術後不良於行的患者,或因天冷減少活動、長時間看電視打牌,及水分攝取不足的高齡者。未立即處理會使組織缺血而壞死,導致截肢;嚴重時,一旦血栓流向肺部,造成肺動脈栓塞,引發休克,甚至死亡。
深部靜脈栓塞治療目標是為了避免血栓症候群、深部栓塞復發、急性肺動脈栓塞&hellip等更危險的問題發生。李秋陽說,目前多以肝素、血栓溶解藥物或抗凝血劑等溶解血栓的方式治療,但不見得適用於每位患者,且效果因人而異,未必理想。臨床研究顯示,肝素血栓溶解率為40-60%左右,約有5成以肝素治療的患者會於2-3年內併發血栓症候群,出現腫脹、麻痛、色素沉澱、靜脈壓上升,跛行等症狀;由此可知,血栓溶解的程度,和預後狀況、血栓症候群有著極大的關係。 
「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為導管技術應用的延伸,是深部靜脈栓塞治療的新選擇,李秋陽指出,除了術後傷口小外,還能將四散的血栓碎片,連同水流順著負壓方向吸入導管內,使血栓碎片不會漂散至更深處,造成其他傷害。此外,抽吸導管還可在栓塞處局部地注入血栓溶解劑,以增加抽吸效率,大幅降低血栓症後群的發生;和傳統藥物溶解與器械清除血栓相比,確實為一積極、安全、有效率,及預後佳的治療方式。
李秋陽醫師強調,雖然深部靜脈栓塞不像動脈栓塞有立即性生命危險,但一旦拖延未治療,器官會出現功能性障礙、隨著時間愈久愈嚴重。深部靜脈栓塞預後的好壞會因為發生原因、治療的早晚、臨床狀況及治療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結果;一定要及早發現,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血栓清除程度愈完全,患者的生活品質才更好。


文章標籤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部靜脈栓塞是一種常被忽略,也不易立即診斷的疾病,據國外報告美國每年約有25萬人發生第一次下肢深部栓塞,而全身各部位栓塞則每年超過35萬人次。深部靜脈栓塞疾病,依大體解剖位置平分上肢、下肢及臟器血管栓塞,又依發病時間,14天以內為急性,14 - 30天為亞急性, 30天以上為慢性。
發生原因會因部位不同而有區別,上肢深部栓塞,常好發於癌症病患,及常需或曾靜脈內置入導管的病人。下肢深部靜脈栓塞,又可分為近心端靜脈栓塞及遠心端靜脈栓塞二種。
近心端深部靜脈栓塞─上段股靜脈、髂骨靜脈及下腔靜脈稱之。好發於癌症、心衰竭、呼吸衰竭、心肌梗塞、中風或年紀大於75歲以上病患。罹患近心端靜脈栓塞者,易併發肺動脈栓塞、休克死亡。文獻報告約40-50%病患併發肺動脈栓塞,罹患肺動脈栓塞後有16%死亡。
遠心端深部靜脈栓塞─致病的原因為近期內接受手術,長期臥床、外傷及長時間搭乘飛機旅行者。報告約3-5%併發肺動脈栓塞。
治療目標:深部靜脈的治療,有四大目標
1. 避免血栓往近心端擴展
2. 避免急性肺動脈栓塞
3. 避免深部栓塞再復發

文章標籤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處理靜脈曲張的方法因人,因臨床症候而異。首先有經驗的醫師一定會先評估下肢靜脈功能包括靜脈瓣膜是否閉合不良,而造成逆流;淺-深層穿透靜脈是否功能正常,再依照American Venous Forum在1994提出之CEAP分類法,慢性靜脈疾病臨床上分為7個等級(class 0~6) 。
class 0:沒有可見到或觸摸到靜脈瓣閉鎖不全之症候 
class 1:細小血管擴張或蜘蛛網狀的小靜脈 
class 2:明顯的靜脈曲張 
class 3:水腫 
class 4:色素增加、皮膚炎 
class 5:有靜脈潰瘍,但已癒合 
class 6:開放之靜脈性潰瘍

文章標籤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