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8歲的吳姓婦人三年前開始出現雙腿痠痛無法久站的困擾,原本以為只是工作勞累,不以為意,聽朋友建議,經常只到藥局購買痠痛藥膏塗抹,隨著痙攣、疼痛加劇出現,到開始走路一跛一跛,才想要求醫,求助了神經科、復健科,最後來到北榮心臟血管外科李秋陽醫師這邊就診,透過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是局部「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狀況屬於輕度,尚可透過藥物治療來緩解,李醫師表示:若是再拖到重度才檢查,通常手術置放支架也未必可以挽回壞死的組織,仍舊無法逃避截肢命運。

 

因為吳姓婦人的狀況,建議先用支持性療法搭配生活習慣等物理方式,就能快速緩解「下肢動脈血管阻塞」,透過靜脈注射週邊血管擴張藥物-前列腺素E1(PGE1),因此需要住院7天,搭配口服抗血栓藥物,觀察症狀是否緩解,透過血管攝影確認局部血管阻塞是否順暢,吳姓婦人很幸運的在住院10天候返家,無需外科手術。

 

通常藥物選擇上,有幾類藥物可以改善症狀,如pentoxifylline (Trental),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紅血球變形;Naftidrfuryl,可以改善缺氧細胞的代謝。其他如抗血栓製劑,像Aspirin(Bokey)或是血管擴張劑,如persantin,Loftyl等,都有報告指出可以改善症狀。

 

針對輕度患者尚可使用像PGE1這類血管擴張劑來緩解,但是病程若是診斷為中重度等階段,那麼藥物只能當作輔助性療法,來讓血管擴張,達到血流順暢以利後續外科手術-支架置放或血管重建進行順利。通常重度患者是建議在開刀前先使用二個禮拜的PGE1再進行手術,術後再依病人的狀況來決定 PGE1使用的期間,有可能會使用到一至三個月不等,因此長期住院對改善病人的狀況是必須的。

 

得良好血液供應,而產生缺血性壞死,肢體末端麻痺、蒼白、甚而發黑的比例相當高;若病患同時併存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問題,那末端肢體因壞死而被截肢的風險則大大提高。吳姓婦人算是很幸運的個案,僅使用藥物這樣的支持性療法就讓症狀緩解改善,當然之後生活習慣的改善(像適度運動、飲食調整、四肢保溫促進血循…等)及定時服用藥物,也是預防「下肢血管阻塞」的好方法。

 

下肢血管阻塞引發因素有靜脈及動脈,造成的原因除了疾病引起,年齡、工作狀況、飲食習慣等多重複雜原因而導致,要提醒民眾的是根據統計在一百個跛行的病人當中,有四十個病人在生活習慣改變後症狀會改善,有四十個病人症狀沒有改變,另外有二十個病人則須要進行截肢。絕對是不可輕忽的疾病!

 

因此好發此疾病的民眾,一定要注意預防並且在症狀初期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台北榮民總醫院  心臟血管外科 李秋陽醫師~~~

 

arrow
arrow

    Heart&Heal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